野鹊窝的传说
发布时间:2018-12-01 00:00:00| 作者:
在齐河县西南部,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集镇,村名仁里集,是方圆一二十里的中心村镇。仁里集曾名野鹊(方言发音:qiao,下同)窝,老人们传说,阖天底下只有两个叫野鹊窝的村,一个是山西的野鹊窝,一个是山东的野鹊窝。明朝中叶,山西野鹊窝的移民来到现今野鹊窝这个地方,见水丰草茂,木秀林葱,成群的野鹊飞逐嬉戏,搭窝栖息,不禁触景生情,想起山西老家的野鹊窝,遂在此聚集而居,命此村名为野鹊窝,以示不忘故地之意。后来,大家都知道山东没有和野鹊窝重名的村,所以,附近一带的人们离家外出几十里或更远,都会说家是野鹊窝的。这样,无论迷失方向还是做买卖赊账,都能打听着野鹊窝返回家来,或打听着野鹊窝要账找上门来。那时候,乡风淳厚,民性质朴。譬如乡民外出捡拾柴火,当天拿不回家来,便聚敛成堆,外划一圈,上压砖头或坷垃,第二天再去绝不会少。或者到市面儿上卖么,当天没有卖完,打算第二天再卖,亦可找件东西往货物上一盖,便可安心回家睡觉,第二天照卖如故。这一风习代代沿袭,至今这里的人们逢秋过麦,成铺、成捆的麦子、成堆的棒子还舍在地里过夜,即使拉到场里,夜晚也无人看守——这是后话。
且说这一年,有个多少识几个字的年轻人到野鹊窝赶集。他和一个上年纪的老头儿说话投机,很快啦成一桩买卖。交易时,老人手中现钱不够,就说:“小伙子,我当时没有这么些钱。你看这样行不行,我把钱凑够,等到下一集,咱俩再在这里见面,到时我如数还给你——你要是等着用,就后天到我家里来拿。”
年轻人说:“大爷,这钱,家里还真是等着用——我后天到您家拿吧,您老人家家是哪里的(di)?”
老头儿把胡子一捋,笑说:“小伙子,今天咱爷俩儿做成这桩买卖,也是缘分。我看你蛮机灵的,像上过书坊儿。你听好:我——家住漫虚空。”
年轻人有点惊讶地看着老人,默默记住,迟疑一下,又问:“大爷,您姓什么呀?”
老头儿接着说:“我姓东北风。”
“啊?姓东北风?哪,您老人家的大号呢?”
老头儿说:“25辆大车——上北京——小伙子,一言为定,后天在家恭候。” 言毕,哈哈一笑,拱手而去。
这年轻的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念叨,快到家门口时也没想出个一二三来,于是,径直到上房内请教爹爹——一位坐馆先生,今日正好在家。先生听他的儿子一五一十的说了,捻须闭目沉吟,良久,方徐徐开口:“嗯,有意思——小儿,你今天这个集可没白赶呀,今天遇到高人了。这‘家住漫虚空’,当是‘野鹊窝’无疑,姓‘东北风’,自然是姓‘韩’,只是这‘25辆大车上北京’么——,倒颇费斟酌。”
年轻人说:“爹,别再费心啦,咱知道这个大爷是野鹊窝的、姓韩,就行了,就能找到他家。大号猜不出,就散了,反正咱也不能当面叫人家的大号。”
先生说:“不然,来而不往非礼也。孩子呀,人家给咱出字谜,是看得起咱,咱不猜出来,是对人家的不敬啊。嗯、嗯,有了,这一句含两个字,明喻和隐喻混用,虚虚实实,难怪费事,哈哈!”接着说,“你想,25辆大车,乃有50个车轮,每个车轮有两个川,是100个川,100川乃百川也!”
儿子对爹爹的妙解佩服得五体投地,到约定的时间,便到野鹊窝取钱。韩百川迎到门口,携年轻人之手而进。从此,两家结为世好,代代交往。这个传说,在野鹊窝一带也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