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家响铃场的传说
发布时间:2010-02-10 00:00:00| 作者:
相传在200多年前,陈赵村有一大户,有土地上千亩,村西三里之外是他收庄稼的场院。据说麦收时他将石头铺于地面,石头上纵横钉上木板,类似现在的大舞台,木板下边系满铃铛,骡马在上面轧场时铃声作响,数里之外仍能听得到响铃声。听说在“打响场”之前要先在场上设坛祭拜天地,祈求风调雨顺,保佑粮棉丰收。同时也展示其实力,体现其富有。
陈家兄弟三人,他们之间生产和生活都有分工。老大负责家居事务,老二负责耕种收割,老三排行最小,负责饲养牲口。老三膝下只有女儿没有儿子,且女儿皆已出嫁,每逢麦收时节便被指使到村外看场,并在场院居住。为解忧闷,老三便把侄子哄骗来,还经常带侄子去赶田口大集,给侄子买吃买穿,使其不愿再回陈赵。后来,便在此结婚生子,居住繁衍下来,成了小陈村的先户。
陈赵村附近有“夜猫子来报喜,一科两个举”和“不怕夜猫叫,就怕夜猫笑”之说。陈氏后人陈朋波、陈林波进京赶考,听到村头大杨树上有夜猫子叫声,认为此行不吉,便想返回。忽现一背篓筐的白胡子老头,告诫他二人不要放弃此行,再看时,老人踪影皆无。于是二人复进京赶考,结果双双中了举人,与县令平起平坐。因陈氏家族家大业大,常有土匪绑票骚扰,于是二人成立了陈家团,招兵买械专杀来犯之敌,一时,“陈家团”声震四方。后来,由于他们母亲去世,因礼节不周,得罪了县官,县官下令捉拿陈家团首领。由于预先得到消息,陈朋波、陈林波携带家眷,连夜逃走,到山西大同三棵槐落户,民团解散。如今陈氏家族剩余分支仍在陈赵、小陈庄居住至今,现存有家谱,辈至为十级。